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高效政务服务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切实抓好全市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确定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的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对表要求,对标先进,全力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优服务的“乘法”,多措并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1~9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受理办结82791件,办理提速76.81%,满意率99.95%,每万人办结数全区排名第一。(10月23日广西新闻网)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发展基础。世界银行2017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较2013年提升了18位。而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调查,在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共35个城市中,南宁排名27位。广州、北京、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营商环境优势明显,他们形成了对人才、资源、资金、技术等长期的磁石效应。 当然,排名靠后,纵然有地理位置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偏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较突出;生产要素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人才短缺问题仍然严峻。知耻而后勇,我们要对标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不断提升制度环境软实力,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优化营商环境要敢于向自己“开炮”。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许多好政策,营商环境好多了。但在一些地方,市场准入门槛高,搞地方保护,各种隐性壁垒不同程度存在。全国政协委员、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参加今年全国政协工商联组小组讨论会时就吐槽“新官不理旧账”的行为。这就警醒我们,一个地方的政商环境怎么样,还是在于“关键少数”。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领导敢不敢打破利益的藩篱,敢不敢对自己“开炮”,想不想扫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工作作风积弊。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一个地方打造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对一个地区来说,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希望各地把政策落在实处,才能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米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