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回复: 0

[已推搜狐] 既要还清白,也要惩诬告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4

主题

0

回帖

28

积分

记者

积分
28
发表于 2018-10-16 18: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党的作风建设,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很多贪官污吏受到法律制裁,许多不守规矩的党员干部也受到党纪惩处。
将贪官污吏绳之以法,不守规矩的党员干部绳之以纪,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优化了政治生态。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信访举报渠道的畅通密不可分。据中纪委官媒报道,2018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68.3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74万件,立案30.2万件,处分24万人,省部级以上干部28人。由此可见,信访举报工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也有一些匿名举报并不属实,甚至有诬告陷害行为。有的“道听途说”、无事生非;有的“捕风捉影”、对人不对事;有的“听风就是雨”、夸大举报事实;有的“背后捅刀子”、诬告陷害…… 这里面,最让人憎恶的就是诬告陷害。诬告陷害不但让被诬者个人名誉受到损害,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为了解决敢于担当作为的党员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问题,近日,广东、山东、浙江、海南、湖南等地通报多起诬告陷害党员干部典型案例,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此项举措有利于党员干部祛除心病、排除杂念、放下思想包袱,有利于党员干部轻装上阵、全身心干事创业,也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对组织的信任和信赖。还被诬者清白的做法,值得充分肯定。但是,“万里长征路”只走了一半,还要做好惩治诬告“后半篇”文章。如何让党员干部不再饱受诬告之苦?如何让诬告者远离诬告行为?如何让诬告者自食其果、得不偿失?需要正确区分诬告、错告和不实举报,准确认定诬告行为。
此外,重中之重是提高诬告行为违纪违法成本。对于信访举报人来说,据实举报应当予以鼓励,甚至予以奖励。但若是诬告陷害应当根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追究其党纪责任,触犯刑律的严格按照《刑法》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绝不手软。
另一方面,在社会征信系统上将诬告者拉入“黑名单”,在相关场所予以公布,禁止其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同时禁止其经营食品、药品等行业。多方发力、精准治理,让诬告者无处遁形。(乔守建)




上一篇:高举监督利刃,守牢廉政红线
下一篇:(专投)让奉献成为一生的追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1 10:00 , Processed in 0.155928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