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还是“学长”,校园官僚作风不容忽视
近日,有网友发布聊天截图称,有低年级学生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一学生社团的QQ群内,询问学长开会时间时,被两位高年级学生社团干部教育并辱骂。一张聊天截图,彻底暴露了隐藏在校园这个纯净外表下的官场风气,几句斥责话语,凸显出校园社团的“官迷”现象。而这些现象在现在的高校中并不罕见,年纪轻轻就讲“级别”、重“排场”;刚进社团就“抱大腿”、“混圈子”;稍有头衔就“玩花活”、“打官腔”......这些现象让人不禁发问:本应纯洁的学生关系,官僚作风为何会如此横行? 官僚作风,简单说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具体表现就是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作风从官场到高校,从中不仅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还有家庭及学校教育的缺位,其中也不乏大学生思想观念错位的原因。 官僚作风盛行,受伤害的不仅是一代大学生,而是更多对校园生活充满美好向往的“花朵”与“朝阳”。大学生接受了很多教育,本应该是最纯净的,当一些学生当上干部之后处理不好学生与干部的双重身份关系,逐渐萌生了官僚作风,不仅影响了自身健康的构建,更影响了社团正常工作的开展,难以将工作推向正轨。如若未来带着这种作风走上工作岗位,影响将更加恶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校园官僚作风不容忽视。 我们必须看到,良好的价值观才能构建健康的校园生态。学生干部不是官,身上背负的是干部的责任和服务的理念,也是一份积极向上榜样的力量。学生干部的第一重身份是“学生”,正是因为要有责任心,愿意奉献,有能力组织好工作,能带领团队,才会被推到更高的位置,才能成为“干部”。在纯洁的校园环境下,每一位学生干部都要正确看待“学生”与“学生干部”的关系,去除功利化的追求,才能使学生干部的身份更为纯粹。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需要留给学校的是努力工作的身影,是努力奉献的精神,是团队协作的和谐,而不是官僚风气和一地颓废。 作者:祁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