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矣赵辉 于 2018-10-12 19:30 编辑
涵养官德须“吮吸”传统文化精髓
近日来,笔者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平“语”近人》之《国无德不兴》,自身受到深刻教育。“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自觉涵养官德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和终生课题,更是为官从政的永恒主题,也是为官最基本的要求。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党员领导干部,需要不断加强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涵养身心,方能成为一名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人民公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涵养官德,需要修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念,要多读传统的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多读好书、追求高雅的文学艺术,不仅能涵养思想,还能在文字中吮吸正能量,影响和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我国全面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自身的要求及期望值越来越高。党员领导干部若不注重学习,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就不可能实现转变,必将被时代和人民所淘汰。 涵养官德,需要修正气。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要求领导干部用权讲官德,交往讲原则。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资源,对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尤为有益。传统文化是伦理政治型文化,特别注重人的道德修养。以儒家文化为例,不论是蒙书《三字经》《弟子规》等,还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都强调“修身”,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可见,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设计中,修身被放在首位。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好的标榜。群众时刻关注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领导干部随时随地加强道德修养,就是对传统文化最精髓部分的继承。 涵养官德,需要修人格。传统文化中有极为丰富的生命智慧。作为领导干部,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要在甄别、摒弃不良成分的前提下,珍惜爱护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并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通过学习文化、感受艺术,改造不良的行为习惯、不雅的言谈举止,整体提高个人的品位、境界、气度,脱离低级趣味,形成崇高境界和非凡气度,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风采,更应该用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塑造自身,修炼官德。 “为官得先修德”。涵养官德是党员领导干部内在的精神追求,只有坚持学习传统文化,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生活方式之一,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精髓,不断修正自身对主观世界的认识,方能落实为官之责,做好人民公仆。 (作者:矣赵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