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民方能走向未来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于《淮南子·氾论训》,意思是治理国家的原则,根本就是利民,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好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他深爱的人民深情“告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被提到了203次,可见,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根本。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作为党的干部,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自始自终想着老百姓的事,自始至终帮着老百姓做事,用真情的付出,切实的行动,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依靠人民走向未来。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几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投入精力最多,他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小康,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贫困人口与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等一大串重大改革连续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一茬接着一茬……这一系列民生工程,可谓件件顺民心、合民意、得民心。 党的事业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在人民。党员干部要紧紧依靠人民、紧密联系人民,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长征的胜利在于依靠人民,今天,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走在新的长征路上,也要依靠人民。要深入基层,为老百姓真真实实的办实事,解难题,始终把人民的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让人们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一切工作的始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方能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 姓名:罗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