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 说到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他鼓励我们,要向杨善洲、焦裕禄、谷文昌等同志学习,树立良好的家风,做家风的楷模。党的好干部杨善洲、焦裕禄、谷文昌等,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人民公仆爱民为民的高尚情怀,并将好品格、好作风传于后代,让老百姓看到了共产党人身上涵养的精气神。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者,同时又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优良家风,其主要内容表现在理想远大、信仰崇高、意志坚定、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等,并使之成为革命家庭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作为一名党员,要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一心为公,执政为民,要有奉献精神,对群众无限热爱,始终应有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共产党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利为民所谋,实行有益人民的政策措施,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一心为民,多办实事、办好事。 (李 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