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管理,千头万绪。要依法办事、照章办事,但是不能祈求法律、规则、章程能够给一切细枝末梢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按图索骥,效果肯定不好。最忌讳的就是“锯箭法”:中箭了,找郎中,郎中拿锯子咔嚓把箭杆子锯断了。“大夫,箭头还在肉里呢!”“那我不管,我是外科大夫,不管里头的。”——这不行。既要治表,也要治里,不能图省事,得多琢磨它为什么发生,去剥洋葱、去找深层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长治久安。(9月11日 《人民日报》) 说到“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初看像是两个不同的方向,其实两者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认识并切实发挥两者的巨大作用,能够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助力惠民的政务工作不断升级。 首先,做好管理工作彰显了政府为民服务的态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行业、任何地区都需要有具体的科学的约束,保障其各项事务正常开展,特别是在基层环境中,更离不开管理的作用。例如新闻中说到的乱扔杂物事件、老人看护工作等等,如果没有社区及相关部门的管理,那么就有可能引发“破窗效应”,导致此类事件的增多,而进行及时的、适当的管理,可以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做好做实服务工作是促进管理升级的前提。相关规定的制定和政策的出台,都离不开对现实情况的分析和判断,这就意味着想让管理方式更为精准,就要尽量的收集存在的问题和群众的意见。此时,让服务先行就能够边探索边发现需要作出管理的事情,并且能够结合实际优化管理方式方法,让管理模式更灵活更具实效,从而得到群众的满意。 总的来说,管理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而服务也是为了更加科学的管理,只有兼顾二者的关系,把服务因素添加到管理的具体行为中,在管理中牢记服务第一的标准,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推动惠民工作稳步提升。(韩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