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清廉之人必定是心存敬畏的。 近日,中央巡视组在各地频频巡视督查,给党员干部敲下警钟,各大网站经常上演各种违反纪律事实,这些人无疑就是不懂得敬畏戒惧的典型例证和见证,教训惨痛,警示深刻。“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古往今来,无数的事实和事例都足以证明,为官之人懂得敬畏戒惧,就有了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就有了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就有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清醒意识,不论身居何职,拥有多大权力,都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明辨是非,分清良莠,在赞扬声中保持清醒,在奉承声中保持自警,在诱惑面前保持坚贞,不为浮躁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累,从容走好自己的从政路。如果不懂得敬畏戒惧,就不懂得尊重和害怕,为人处世狂妄自大、肆无忌惮,无视道德规范,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最终造下苦果。 党员干部要“心中有戒,则不逾矩;心中无戒,则必逾矩。”,不仅要靠外在的约束,更来自内在的觉悟。这种“觉悟”就是要把敬畏戒惧装着心中,人病我防,处盛虑衰,居安思危,学会“限制自己”,善于“克制自己”,能够“管住自己”,重视“小事”、留心“小处”,时刻怀有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慕“奢靡”浮华,不羡“不劳”之福,始终按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行事,算好人生大账,永远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绝不乘一时之机,图一时之快,获一时之利.在内心中种下敬畏种子,开出清廉之花。 (闫世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