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回复: 0

不忘少一点的“国”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244

主题

12

回帖

6297

积分

记者

积分
6297
发表于 2019-2-15 08: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忘少一点的“国”
唐剑锋
坐落在杭州西湖栖霞岭南麓的岳飞墓,是南宋抗金名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岳飞的长眠之地。矗立的墓碑上,题写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其中“国”字少了一点。这不是失误,而是旨在提醒人们江山尚未收复,激励南宋军民抗敌救国。
岳飞,字鹏举,今河南汤阴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母刺字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鼓舞着一代一代仁人志士报效祖国。相传,岳母当年刺的字,就是“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岳母先在岳飞脊背上,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就,然后涂以醋墨,使之永不褪色。尽管无据可查,人们却从未怀疑其真实性。
少一点的“国”,意在提醒人们,时时刻刻不忘肩负的使命,不忘应担当的责任。这使我想起了国歌,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但仍要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因为“最危险的时候”并没有走远,“最危险的时候”依然存在。每当人们唱起国歌或听到国歌时,都会有一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感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唱国歌,也是为让人们记住“精忠报国”的“国”字少一点。这并不是刻意制造忧患意识,制造危机感,而是“最危险的时候”从未走远。就是今天,我们经济取得稳居世界第二的成绩,一些人仍刻意在南海进行种种挑衅,一直没有停止,大有“树欲静而风不止”之势;华为事件,让我们更加清醒,我们离真正的强大还有遥远的距离,现在还不是马放南山的时候;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总有来自一些敌意国家的阻挠和阻力。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初心,都不能忘记一些人的虎视眈眈,都不能忘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责任。
我们面临的挑战,有来自内部的。当前中国改革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环境;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让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我们面临的挑战,有来自外部的。当前国际形势跌宕多姿,变幻莫测。各种力量粉墨登场,加紧角逐,纵横捭阖,分化组合。全球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这个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还企图扩张;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对世界构成威胁。爱好和平的中国人,始终充满善意,却被一些人曲解;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话:“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如何保持战略定力,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考验。
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说明我们仍将长期处于“最危险的时候”。面对危险,中国人向来有愈挫愈勇的智慧和勇气:时刻不忘我们面临的“危险”,才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从古至今,中国人从没有屈服过,从不甘心“做奴隶”,从不甘心受制于人;为把“国”字少的那一点补上,“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
常常敲响“国”字少一点警钟,我们才能不畏惧困难,不畏惧挑战,在成绩面前不骄不躁、保持警惕,有一种“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紧迫感。就是实现了中国梦,也都不敢忘记“国”字少一点的危险存在。但愿少一点的“国”这口警钟,能成为一直激励我们奋进前行的力量。





上一篇:加强后备干部建设 为乡村振兴储备优秀人才
下一篇:新时代组工干部既要“标配”又要“高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5 15:18 , Processed in 0.21888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