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寿光市探索干部考核监督评价机制,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推动干部转作风、敢担当、有作为。(12月24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探索干部考核监督评价机制,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干部作风的“试金石”,确实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举措。营商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招来“金凤凰”,助力地方快速发展;不好的营商环境则会迟滞地方的发展,错过发展的良遇。所以,对营商环境的重视与否,直接反映了一个地方对促进发展的态度。从这个层面而言,山东寿光市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无疑是一个敢于走在前面的地方,充分展现了山东寿光的责任意识和发展担当。 据悉,该市将审批服务整改列为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的关键指标和年度述职重要内容;并成立软环境监测中心,重点查处窗口部门单位庸懒散拖等现象,专项察访群众反映强烈的审批服务不到位等问题82项,约谈单位负责人2名,3名干部被移交纪委监委;开展有奖征集建议和举报,委托第三方开展电话满意度测评;注重结果运用,树立鲜明用人导向,12名服务对象反映较好的单位负责人和业务干部被安排到重要岗位上,7名反映较差的干部被轮岗交流。 可以看出,这些举措都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对当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营商环境虽然很广泛,包括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经营环境等各方面,但是最为重要的其实还是政府服务环境。它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其他的好坏。而政府服务环境最为重要的,就是干部,就是干部履职。因而,在此背景下,山东寿光市探索干部考核监督评价机制,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推动干部转作风、敢担当、有作为很有新意和价值。 无数案例证明,不想得罪人、只想当好好先生、仅习惯于关起门来不痛不痒地教育,管不好干部。要敢于对不作为、慢作为进行亮相“打脸”,这才能引起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思想上的警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只有让懒政怠政的单位和个人出来亮亮相、打打脸,相关单位和个人才会“面子挂不住”,进而下真功夫整改落实,以更加积极的作风和态度推进工作。尤其是,要把营商环境建设情况与单位目标和干部政绩挂钩,注重结果运用,树好鲜明用人导向,促使上下一心,通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营商环境建设。 (作者:邹筱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