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回复: 0

数字治理的效率革命与温度重构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81

主题

0

回帖

92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23
发表于 2025-10-27 10: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杭州无人政务智能厅5秒推送政策解读,当广东“粤省事”实现社保业务“零跑动”,政务人工智能大模型正以看得见的速度重塑治理形态。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不仅为技术落地划定了“施工图”,更暗藏着数字时代治理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在追求效率革命的同时,完成人文温度的重构。
《指引》勾勒的应用图景,本质是一场政务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在政务服务领域,智能问答系统将“政策库”转化为“智慧脑”,浙江通过整合12345热线数据,使群众咨询响应时间压缩80%;辅助办理功能让表单预填、进度追踪成为标配,广东企业开办时间从1天压缩至2小时的突破,正是“AI+政务”的生动注脚。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找人”的精准服务模式,通过标签化算法将惠企政策与企业需求智能匹配,改变了过去“企业找政策”的被动局面,这种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体现的是治理理念从管理向服务的深层跃迁。
社会治理场景中,技术赋能正在突破人力的边界。智能监测巡检系统通过无人机与视频分析技术,对城市管网、桥梁设施进行24小时“健康体检”,北京朝阳区运用该技术使路面塌陷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辅助执法监管借助知识图谱快速检索法律依据,让基层执法人员从繁琐的文书工作中解放。《指引》强调的“因地制宜选择场景”,正是避免技术空转的关键——上海将AI应用于老旧小区改造民意收集,通过语义分析提炼居民核心诉求,使改造方案满意度达95%,证明技术只有锚定真实需求才有生命力。
效率与安全的平衡,是政务AI不可逾越的红线。《指引》明确提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直指技术应用的核心痛点。某省曾发生涉密人员使用AI写作工具导致方案泄密的案例,警示基层干部需绷紧保密之弦。对此,《指引》构建的“思想+制度+技术”三重防护网颇具深意:思想层面强化保密教育,制度层面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层面完善异常监测预警。当前多地政务云平台部署的敏感信息识别系统,能实时拦截高频调取、跨区域访问等风险行为,为技术应用筑牢“防火墙”。
真正的治理现代化,不该让技术成为情感沟通的壁垒。《指引》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暗含对技术异化的警惕。当老年群体面对智能设备无所适从,当残障人士遭遇操作障碍,再高效的AI系统也会黯然失色。广州在政务APP中嵌入“语音导航+人工兜底”服务,深圳为视障人士开发AI读屏专属通道,这些实践正是对《指引》精神的鲜活诠释——技术应当成为弥合数字鸿沟的桥梁,而非制造新的不平等。
政务AI大模型的部署应用,从来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治理理念、服务模式与制度体系的系统性重塑。《指引》的出台,为这场变革提供了“导航仪”与“压舱石”。唯有坚持效率与温度并重、创新与规范同行,才能让政务AI真正成为感知民意的“神经末梢”、破解难题的“智慧钥匙”,在数字时代书写治理现代化的新篇章。





上一篇:以规范之笔绘就政务AI新图景—从基层 实践看《指引》的落地价值
下一篇:让政务智能扎根基层土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1-4 23:13 , Processed in 0.205567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