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回复: 0

让政务智能扎根基层土壤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81

主题

0

回帖

92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923
发表于 2025-10-27 10: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精准回应了基层 “人力有限、事务繁杂、诉求多元” 的治理困境。在数字技术向基层渗透的今天,大模型不是悬浮的 “技术盆景”,而是能为乡镇治理注入活力的 “智能引擎”,唯有扎根实际需求,才能让政务智能真正落地生根。
乡镇作为国家治理的 “最后一公里”,向来面临着独特的治理难题。人口居住分散导致服务半径受限,农业生产统计、低保资格复核、医保缴费提醒等事务细碎繁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陷入 “报表堆里打转、电话两端奔波” 的困境。这种传统治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更挤占了走村入户、服务群众的核心精力。《指引》的出台恰逢其时,其明确的 “以人为本、务求实效” 原则,为乡镇运用大模型破解治理痛点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模型下乡的首要价值,在于将基层干部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指引》将 “辅助文书起草”“智能分办” 列为重点应用场景,直击乡镇办公的核心痛点。在报表填报方面,乡镇可依托上级统筹的算力资源,通过大模型整合民政、人社、农业等部门的数据库,打破数据壁垒,构建 “一次录入、多端复用” 的智能台账系统。基层对大模型的探索已经证明:政务智能的价值不在于技术多先进,而在于是否真正解决问题。《指引》为乡镇大模型应用提供了 “施工图”,但绝非 “标准答案”。乡镇治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大模型部署不能 “一刀切”,必须与本地产业特色、人口结构、地理环境深度适配。当山区的无人机带着智能算法巡检山路,当种粮农户收到大模型推送的补贴申报提醒,当村民通过智能系统快速办好政务事项,政务智能便真正融入了乡镇的烟火气。
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应用,治理的真谛在于为民。《指引》的出台只是起点,更关键的是让大模型接上基层的 “地气”。唯有坚持 “能用、好用、管用” 的标准,让智能技术服务于群众需求、赋能于基层治理,才能让乡镇不仅成为政策执行的 “末梢”,更成为政务创新的 “源头”,让每一项智能升级都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上一篇:数字治理的效率革命与温度重构
下一篇:数字赋能妇联工作新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11-4 17:55 , Processed in 0.18684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