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回复: 0

破形式主义之茧 铸实干担当之魂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6

主题

0

回帖

10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06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当下,但部分地方仍有“用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只求不出事”“做事变作秀”等毛病。这些现象不仅损害群众利益,更侵蚀政治生态,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推动干部作风实质性转变,重塑务实肯干的为政风气。
一、形式主义“变形记”:从“文山会海”到“档案盒里的减负”
有的乡镇为应付减负检查,竟备齐 12 个档案盒“减负材料”,荒诞场景尽显形式主义变异升级。“减负”成新考核指标,基层干部陷入“以形式证反形式”怪圈:证会议减少要制统计台账,显文件精简得编清理报告。此“用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悖论,本质是政绩观错位与考核机制僵化的双重作祟。更深层的是,部分领导把“留痕”当“尽责”,视“材料厚度”为“工作力度”。有扶贫干部称,应对检查要备含 20 余项内容的“一户一档”台账,而解决贫困户实际难题的精力不足三成。这种本末倒置,既耗基层资源,又让干部陷入“台账治国”虚假繁荣。有关部门要拿“破虚功”开刀,建“实绩导向”考核体系。一方面,用大数据查材料真假,严惩“美化材料”;另一方面,用“四不两直”督查,直赴现场看实情、听民声,让形式主义在监督下现原形。
二、“不出事”的生存哲学:从“避责文化”到“担当断层”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思维,正在部分干部中形成“不出事逻辑”的怪圈。某市行政审批局被曝出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推诿扯皮,工作人员以“需集体研究”“要请示领导”等为由拖延半年之久。这种“软拒绝”背后,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避责心理。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思维正在制造“担当断层”。当老黄牛式干部因“不会变通”被边缘化,当“太极高手”因“四平八稳”获重用,政治生态必然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要破困局,得建“容错纠错+精准问责”双轨机制。一方面,细化“三个区分开来”细则,保护创新受挫干部;另一方面,设“不作为指数”体系,动态监测、分级预警“微笑不办事”等行为。还可推“担当指数”测评,量化群众满意度等指标,作为选拔干部依据,值得推广。
三、“作秀式”政绩观:从“盆景工程”到“政绩泡沫”
有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速成典型”、有些贫困县斥资千万建设“生态观光园”,却因忽视产业基础沦为“半拉子工程”;这些“短平快”的政绩工程,本质是扭曲的权力观在作怪。更隐蔽的作秀手段是“数字政绩”。通过调整统计口径,将“未开工项目”纳入“在建项目”统计,人为制造“增长假象”;更有甚者,利用技术手段篡改监测数据,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长期被掩盖。这种“数据注水”行为,比直观的“形象工程”危害更甚。
在这些时刻就需练就“火眼金睛”,建立“穿透式审计+群众评议”的监督模式。一方面,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溯源,让“盆景工程”无处藏身;另一方面,推行“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的治理机制,将监督权交给群众。像其他城市开发的“政绩清零”小程序,群众扫码即可查看项目真实进度,倒逼干部回归实干本色。
四、重构政治生态:从“破局”到“立新”
破作风顽疾,既要下猛药治标,更要强根基固本。得打造“教育+监督+激励”闭环:靠党性教育拧紧思想“总开关”,让“为人民服务”扎根心里;用智慧监督织牢权力“防护网”,确保权力透明运行;以正向激励点燃干事“动力源”,让实干者有甜头、得重用。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利剑”出鞘砍掉形式主义的“乱藤”,容错机制就像有暖阳照着,让敢担当的干部心里踏实,群众评价这把“尺子”量准政绩好坏。未来,我们必能迎来风清气正、实干兴邦的政治好环境。这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硬要求,也是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实根基。





上一篇:从抗战胜利80周年中汲取力量:社工的使命担当与时代践行
下一篇: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作风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7 22:06 , Processed in 0.25185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