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不走歪路 “余某全骗取扶贫资金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是他咎由自取。”10月29日,在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凉亭坳乡屋家溪村,聊起余某全“借”牛骗取扶贫补贴并被曝光的事,村民们说:查得好。(11月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当我们在帮助贫困户脱贫时,他们为什么还存在这样的心思?是因为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久贫导致不劳而获滋生的陋习;还是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一时糊涂、走了歪路? 人生在勤,不索而获。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贫困户自身也在不停的探索。我们在扶贫同时更要注重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有一个惰性的思想在作祟,精神贫困是“慢性病”,精神上的贫穷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更难治愈。只有抛弃固态的迂腐思维,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扶贫号召,引导他们真切实意的干起来,把他们扶上马,再策马扬鞭送一程,才会真正的脱贫,才能走向致富。 穷当志益坚。就是要淡化贫困意识,树立脱贫致富的志气,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一句话,就是要有强烈的去贫困的想法和愿望。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扶贫也是一样,物质生活的贫困需要帮扶,精神扶贫更不能忽视。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作者: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