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虽然时代在改变,人民群众需求也在改变,但是“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泱泱大国,巍巍华夏,党的根本宗旨永不会变,固本安宁,还需领导干部牢牢涵养以“不变”应“万变”的为民精神。 涵养“不变”之初心为民服务。抗日战争时期伟大的毛主席就提出“为人民服务”,历经90多年党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走群众路线,才会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信赖,国家才会越发强大。然而,时下日常工作中不免会有个别领导干部会故作“高姿态”,不利于干群关系的发展,有碍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今步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当涵养“不变”为民的初心更努力的去服务人民。 涵养“不变”之真心为民谋发展。当下,部分领导在做群众工作时往往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存在看人办事的坏现象,没有真正把百姓的事情放心头、放手上。身处岗位,领导干部当从心灵深处真正地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公平对待每一位群众,予以敬畏、予以感恩,老老实实俯下身子做他们的公仆。唯有真心听取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求,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心上、放手头才能真正能够为其谋发展。 涵养“不变”之恒心为民谋幸福。俗话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把好事一直做下去做好,为民服务贵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细水长流。服务群众的路上必然会遇到难事、糟心事等诸多变化,然而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服务群众没有时间截止的一天。因此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要涵养一颗“不变”的恒心始终将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为民服务”做成常态化、长效化,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从而更好为群众谋取幸福。 时代在改变,党和国家宗旨不会变,领导干部当涵养以“不变”应“万变”的为民精神,本初心、用真心、持恒心为民服务、谋发展、谋幸福。(周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