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举国上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脱贫攻坚战斗。“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各族人民所做的庄严承诺,更是向全国上下立下的“军令状”、下达的“死命令”。战斗至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进入攻坚拔寨阶段,要想走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将这场战斗完美收官,我们必须抓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法宝”,实现两手抓、两手硬。 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必须打通“双向轨道”,实现正向与逆向同时“通车”,才能切实提质增效,和贫困彻底说“再见”;否则,脱贫成效要么不显著要么微乎其微,距离2020年全部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遥不可及。脱贫攻坚既要坚持“引进来”战略,同时又要“走出去”,这样才能不断更替,形成良性新陈代谢,既不“落伍”又不“赶新潮”。 “引进来”是根本。经济落后、环境恶劣、人才匮乏是大部分贫困地区难以“摘帽”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引进项目,增加农村创收机会,改变长久以来以务农为单一收入来源的现状;引进人才,将科技人才、青年人才纳入驻村帮扶小组范畴,将党的关怀与关切带到村里、群众身边,给予贫困群众精神鼓舞,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引进产业,根据地理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将引进产业落地生根。通过产业、项目增收,让贫困群众看到脱贫希望;通过引进外部新鲜“血液”,更新陈旧血液,形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链,以人才带动脱贫。 “走出去”是关键。新闻中,不乏出现某地因大面积种植某种农作物,收成时销路难,导致只能眼看辛苦劳作的成果腐坏,令人深思。因此,在脱贫攻坚路上,“走出去”是关键。把劳务送出去,鼓励青年力量外出务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走走,增长见识,提高收入;把产业成果送出去,不能只是重引进、轻外销;把地方特色送出去,加大力度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绿色优势,将农产品送“进城”。“引进来”为“走出去”做好奠基,“走出去”为“引进来”提供有力支撑,两者相辅相成,是脱贫路上必须握紧的“方向盘”。 作者:李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