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语”近人中凝聚道德力量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平‘语’近人”系列节目第三集中,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当中关于立德修身方面用典的解读,让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构筑中华民族之魂的基石,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支撑的理解。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出自于我们古代的一个著名的典籍叫《管子》,其本义就是治国要有“礼、义、廉、耻”这四大纲纪来维系,一旦这四大纲纪缺失或废弛,国家就有可能面临灭亡的绝境。国有四维,礼义廉耻。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结局,也是一次又一次被历史验证,诸如:汉灵帝“卖官粥爵”、西晋王恺石崇“攀比斗富”等等,这些都是“礼乐崩坏”、社会道德沦丧而最终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习近平总书记也是在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学习和反思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立德修身重要性的认识,并付诸于其治国理念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同时,他也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开展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24字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明确了价值要求。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和自觉实践,特别是党员干部更要率先垂范,自觉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进一步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为上,积沙聚塔、积土成山,让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蔚然成风,真正凝聚起根基雄厚、崇德向善的人民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作者:苏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