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在成都启动,这是组委会首次将主会场设在西部。为何选在成都?川报全媒体集群特别推出的“双创周·首席脱口秀”,试图解开答案。首期聚焦一个特别的群体——“蓉漂”。(10月10日,四川日报) 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自设立以来,先后在北京、深圳、上海成功举办三届,已成为我国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双创”展示平台。今年主会场首次走进西部,选在成都,这充分显示了对四川和成都创新创业的肯定、激励和鞭策,成都作为西南内陆城市,要想持续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让“蓉漂”成为时代新风尚,必然离不开人才政策的引领和人才环境的优化。 一个城市的吸引力,人才聚集是“风向标”。人才作为是城市发展的第一生力军,从2017年7月“人才新政12条”出台以来,吸引30余万名大学毕业生及高层次人才落户,想要留住“蓉漂”人才,让“蓉漂”扎根,在这里成为“蓉树”,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添砖加瓦,当务之急是为年轻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的载体平台,政府应积极出台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从创业公共服务、政策支持、法治保障、硬件设施建设等多方面予以青年创业保障。同时建立健全创业培训、项目引育、资金扶持、专家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扶持机制,为“蓉漂”提供最大支持的“政府红利”,是留住“蓉漂人才”的有力保障。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海归创业最喜爱的城市……”,众多的美誉名片背后体现的是成都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城市态度,让“蓉漂”在这座城市扎根,关键是要提供人才落地的良好环境,培育人才落地生根的土壤。一方面要将成都建设为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健全医疗、教育、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营造更加温润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合各类市场资源,通过结合项目、技术、产品、市场、资本、空间和政策等环节,打造成都创业服务生态链,为“蓉漂”的创新项目营造高效的创业环境,提升“蓉漂”一族的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作者: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