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层形式主义虽有改观但仍然很严重。一些基层干部反映,日常工作被填表格、报材料等形式主义耗费了大量精力,为此加班熬夜已经成了常态,而实际工作没时间去干。一些基层干部直言,把“炸毛鸡打扮成开屏孔雀”的形式主义,如果不加以纠正,一些反形式主义的措施甚至也沦为形式主义。(9月12日 新华网)
形式主义的表现多种多样,产生的根源和因素也很深。而且机构部门的形式主义难以根除,往往治标不治本或者刚消减一段时间又开始冒头。从基层反应的情况来看,反形式主义的方式从注重实际工作的成果评价、基层考核和任务分配逐渐演变成频繁应付上级部门的各种检查、以开会记录和简报的形式证明对中央各项精神的贯彻落实。
该怎样看待反形式主义演变成另一种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反而变成新的形式主义,这无疑是十分可悲的。换句话说,反形式主义的做法反而变成了对形式主义的肯定和疯狂利用。上级部门的考核施压,基层的叫苦不跌,勉强应付得了。又明显形成了恶性循环,居然将形式主义找到理由地“发扬光大”了,对于基层虽是无奈的选择,却也表现出他们对反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地理解把握。
那么如何在从实效上解决泛滥的形式主义呢?有几点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加重的检查材料是否合理科学?对于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单位任务的完成是否有实质性帮助。疲于应付检查、熬夜钻研汇报材料成了基层干部的重头戏。笔者认为,其一,如果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工作和日常的资料累积怎会到了迎检时候才精雕细琢、试图打造一番完美总结?其二,“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存在部分不合理的系统和业务安排,基层部门为何不提出建议?以不上报问题来掩盖这种事实,默认这种无益的机构分工。这表明基层在执行力和思考解决问题方面十分薄弱。其三,上级部门应该提升和思考更科学合理的检查考核方式,也应该多关注基层部门的工作情绪,给予基层更多关注,因冷谈的工作思维缺乏人性的关怀和体察会导致疏远与基层的联系,疏远与基层职工和群众的联系。
二是文山会海的结果为什么会形成?学习各项党中央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必要的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知识水平和执政素养的重要内容,而最终的目的是 运用于政府民生工程各个方面。并不是开个会拍个照片就能证明的,以会议材料堆砌起来即使配上再丰满的总结也证实不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富足。考核和检查的意义无非为了了解实质性工作进展情况,实质性工作成效表现在各项方方面面复杂的业务协同的结果,并不是简单的图片和文字就能完全概括或者夸大其词的。如果没有进行学习,敷衍应付是形式主义。如果组织了学习会,却是表面样子这也是形式主义。两者都是未产生实质成效,后者还花费心思。因此需要一种对文风会海的真正整理和清算,以深入基层、深入党员职工考察对中央精神的具体贯彻落实情况,而不是以照片代替考核。换种方式以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敢于担当作为。
以形式主义来反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只能更盛。真正地反形式主义应该从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开始,健全基层的工作监督方式,深入基层,去除他们思想负担的枷锁,灌输他们积极作为的思想。既要摒除表面上的形式主义,更要根除因反形式主义而产生的“形式主义”。(作者:罗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