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脱贫的“任督二脉” 我以前以为,舍得钱和物,扶贫没啥难度,现在才知道,扶贫不仅是送羊送牛,而是干部群众一起干事业、谋发展。贫困群众最缺的,是致富的希望和理念 ——扶贫得先扶志和智。(人民日报9月11日)增智长志,出路就不愁(扶贫手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当扶贫胜利的曙光映红了天边,还有一些条件艰苦的地方脱贫任务更艰巨,余下的是个硬骨头。不管有多难,我们都不会让一个贫困村掉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 找准“痛点”精准发力。从之前的扶贫经验可以看出,要想脱贫就必须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活力。贫困群众受文化,地域的限制,一些群众存在“以难为难”,“认为脱贫是政府的工作”,“我贫困我光荣”“你们就是该帮助我”等的现象,这种种陈旧的思想,让贫困一直跟随着他们。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运动的源泉与动力,它规定着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方向,是决定力量;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促进或阻碍事物的发展。改“要我富”,为“我要富”。只有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活力激发了,精准扶贫的健康顺利开展和最终取得成效,才能真脱贫、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 打通“任督二脉”,精准扶贫。思想通了,志气立起来了,智慧开启了。群众自身主动作为和勤奋劳作,再加上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扶贫工作才能够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