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然而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片面理解成“唯年龄”,甚至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就意味着加快提拔;一些优秀年轻干部认为进入组织关注的视野,就进了保险箱,就坐等提拔。(人民网 9月11日) 年轻干部经组织选拔走上领导岗位后需要肩负重要的责任,处理复杂的工作,要求自身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然而部分年轻干部成长经历单一,缺乏基层和艰苦地方磨炼,缺乏关键岗位历练,缺乏急难险重考验,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难免犹豫不决,缺乏当机立断的执行能力,这往往会导致开展工作流于形式,难以走入群众中,倾听最真实的声音,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不过推选年轻干部的意义何在呢?如果扩大选拔干部的范围,让“彼可取而代之”成为现实,人人皆想谋其位,干其事。看似能够激发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位干部的上进心来谋求更好的仕途发展,不过竞争同时带来的不稳定性因素也应该纳入考虑范围,很容易从正常竞争异变成恶性竞争,势必得不偿失。组织在考察选拔年轻干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很难做到鱼与熊掌兼得,但是我们很庆幸没有看见组织意气用事,面对质疑后一味地否定年轻干部,而是倾听接受不同的意见,以此来全方位把握问题。 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也并不意味着能被一路提拔,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学习和考验的过程,这中间有部分年轻干部逐渐成长起来,也有部分干部被淘汰出局,实践是检验干部最好的考试,也是锻炼提升干部的机会,始终要坚持用一个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年轻干部的成长过程,不因经验不足而看轻,亦不因工作能力突出而纵任。 组织和干部的关系具有统一性,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组织的发展也离不开干部的付出。二者的关系在运动中发展着,产生问题在所难免,但只要年轻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工作原则,就有机会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作者:夕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