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委调查调查发现,2016年7月,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步某某等7名村干部采取抓阄的方法确定“贫困户”名单并上报扶贫办,导致有15户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家庭位列其中。(9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面对扶贫政策中的各项优惠,笔者相信不少刚刚靠上红线的家庭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贫困户,能享受到政策优惠,于是不少村干部就会接到各式各样的亲戚需求电话;像水坡镇横堤村的村干部面对这些电话最后选择的是抓阄的方法,笔者认为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平”,这样背离法治思维的“摇色子行为”,是把村民利益当成赌注的玩笑。 既然是扶贫,就要讲究真实性,精确性。扶贫是否精准,体现在精准扶贫的力量,能否能落实在需要帮助的村民身上。但是像这种靠手气、靠老天的抓阄能体现的了公平性吗?而且这种抓阄还是村干部的共同决策,是真正为贫困户负责任吗?如果可以用抓阄决定,那还需要国家安排什么扶贫干部和出台扶贫政策。 我们都知道每确定一户贫困户都是有相应标准的,不是随便哪个干部抓阄抓出来的,面对扶贫力量有限,在同等的条件下,分出一个“先后次序”难度较大。可面对精准扶贫中的各色问题,村干部也得有基本的担当精神。而不是搞一些“歪门邪道”,优亲厚友。像水坡镇横堤村这种15个之前被确定为贫困户资格的被查出来都不属于贫困户,说明基层党组织在审查上没有尽职尽责,而且监管审核部门也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剩下的脱贫攻坚任务都是硬骨头。要啃下这个硬骨头,需要的是一以贯之的精准扶贫理念,确保在整个扶贫过程中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之所以强调精准,除了是对扶贫干部的工作要求以外,更是要在广大贫困群众心中树立起一杆精准的称,让他们明白精准扶贫就是要谁贫困就扶持谁。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广大扶贫干部唯有始终保持真抓实干的工作劲头,才能最终取得攻坚的胜利。 (作者:张小北) 真实姓名:张北北 单 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