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回复: 0

[已推搜狐] 懂得“拒鱼”才能“常吃鱼”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75

主题

2

回帖

1165

积分

机动记者

积分
1165
发表于 2018-8-27 08: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懂得“拒鱼”才能“常吃鱼”
《史记·循吏列传》载:鲁国国相公仪休爱吃鱼。于是便有人投其所好,纷纷给他送鱼,以求得到公仪休的帮忙,可是都遭到了公仪休的回绝。他的弟子很不理解:“您素来酷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鱼呢?”公孙仪说:“吃几条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假如我收了别人送来的鱼,就要迁就于他,就会腐败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到那时,我再想吃鱼,这些人肯定不会再送给我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自己能够经常买鱼来吃。”
公仪休拒鱼的故事,每每读来都让人觉得受益匪浅,感悟颇深。客人前来送鱼,可能是纯粹友情的表现,也可能是“感情投资”。而此时公仪休贵为国相,这鱼很可能不是白送的。公仪休如果收下鱼,事情虽小,但也是“吃人嘴短”,很可能导致以后工作陷入被动。其实,深究起来,公仪休拒鱼,拒的不是鱼,而是自己的“贪念”、自己的私欲。他深知“贪赃、枉法、丢官、受惩罚”之间的内在联系,忍住诱惑,管住“口腹之欲”,始终保持冷静清醒,体现了一名高级官员对公与私的清晰认识,是严格自律的表现。
可惜的是,世上尚有许多人不能象公仪休这样保持清醒的认知,不能体会到到小贪与大恶之间的因果辨证关系。倪发科耗费心血收藏的玉石,映照其纵好图利的堕落轨迹; 陈安众龙飞凤舞的书法,题写出其权钱交易的丑恶;而秦玉海一幅《真水》系列摄影作品,将他推入了深不见底的“欲海”,最终因小节失大节,直至东窗事发、身陷囹圄。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和“熊掌”一个是利益诱惑,一个是清正廉洁。公仪休舍“鱼”而取“熊掌”,最终青史留名。而不少落马官员就是因为学不会拒绝他人送来的“鱼”,而最终如公仪休预言一般,不但丢了官位,而且连鱼都吃不成了。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谨慎对待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借用“爱好”之名图“名利”之实。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广大领导干部当以公仪休为“鉴”,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时刻刻都要以身作则,明是非、辨美丑、知善恶、懂廉耻,有效控制好自身欲望,心不动于利禄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做到清廉自守,以浩然正气为广大党员干部树好表率。(文/陶艳飞)





上一篇:谁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下一篇:“不拘一格”纳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8 04:01 , Processed in 0.18388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