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纳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如何识才聚才用才,更好的激发各类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的内生动力? 要慧眼识才。纵观古今,从戚继光的《望阙台》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再到生命最后时分仍在工作的林俊德,这些民族都是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厚情怀,又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要把要爱国、能担当、有理想、敢创新的人才识别出来。要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方能把广大人才,识别出来。 要多元聚才。《诗经·大雅·文王》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集聚人才需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对人才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要敢于创新,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要强化问题导向,破除人才发展障碍。要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分类推进职称评定、考核评价机制改革,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打破户籍、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各领域各方面人才协调发展,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要大胆用才。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才有类别,各有所用。要“用人得当,就要科学合理使用干部,也就是说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要“术业有专攻”和“好钢用在刀刃上”,做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扬长避短、人岗相适,让各类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迸发创造活力,在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要具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要把竭诚为各类人才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奖励激励机制体制,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总言之,国家要发展,就要识才聚才用才,大力激发各类人才内生动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方能“天下英才纷至沓来、源头活水驱动创新”。 (文/张瑞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