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晓 于 2018-8-27 08:56 编辑
河南洛阳栾川县一高的“00”后男孩孙宜林以710分(含加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因家里条件一直比较贫困,这个懂事的男孩从小就学会了帮助父母干农活、喂猪。在去清华报到的前几天,他还每天都在家里忙着喂猪。(8月23日,人民日报) 这样一篇报到可能在众多被清华、北大或是各种名校录取的状元新闻中毫不起眼,却犹如萤烛之光,照亮了寒门也能出贵子的希望。 近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好家境固然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但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是靠个人的努力,对家境贫寒的学子而言,成功是难,但是个人的努力可以弥补“寒门”与“贵门”的差距。只要学子足够认真用心,鲤跃龙门,并非不可能。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贵门”,成功都要靠自己。有句话说:“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是啊,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社会阶层一直在流动,从未真正固化,努力无用,读书无用才是底层自我固化的开始。如果一个人真心上进,并没有什么能够阻碍得了成功,而这也是诸多寒门学子仍然在努力奋斗的意义。 谁说寒门难出贵子“养猪男孩”就是榜样。事实证明,寒门学子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走出农村、改变命运。
(作者:万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