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洁文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及时雨”的关键作用。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一环,廉洁文化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中至关重要。它滋养基层政治生态,推动事业发展,让“廉洁之花”处处盛开,“廉洁清风”吹拂每个角落。 清风筑廉堤,廉雨润心田。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一线,其思想认识直接影响着工作作风与服务质量,要牢筑“思想堤坝”,让廉洁理念“入脑入心”。要让廉洁理念深深扎根基层干部心中,需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开展廉洁课堂,邀请专家学者、纪检干部解读党纪法规,剖析典型案例,敲响“廉洁警钟”,让基层干部明晰“廉洁底线”不可触碰。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以实地感受的方式,让干部们直观体会廉洁从政的重要性。鼓励干部们阅读廉洁书籍,分享心得感悟,在交流中加深对廉洁文化的理解。恩施州鹤峰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本地廉政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常态化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使廉洁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干部的日常思维,真正做到 “入脑入心”。 织密制度网,权力沐清风。制度是廉洁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织密“制度笼子”,让权力运行“有规有矩”。基层应针对集体资产处置、项目招投标、资金审批等关键环节,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与责任分工,为权力运行划出清晰的“轨道”。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把基层干部手中的权力一一罗列,让干部清楚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栾川县纪委监委对村级组织权力、服务事项等进行全面梳理,列明涵盖工程发包、征地拆迁等43项权责,建立小微权力清单等,实现村干部用权从“集中封闭”到“民主公开”。建立健全“阳光村务”制度,将村务信息、财务收支等全面公开,为群众交出清清白白的“发展账”“放心账”。 沃土育廉花,清风拂面来。浓厚的廉洁氛围能够对基层干部和群众起到浸润熏陶的作用,用心培育“廉洁土壤”,让廉洁氛围“有形有实”。枞阳县把本土清廉元素融入艺术创作,黄梅戏《家风》《四朵金花访廉》唱出清风正气。当地还以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左光斗纪念馆为核心,串联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等10处红色场馆,构建多元廉洁文化阵地网络,让廉洁氛围愈发浓厚,居民对廉洁文化的认同感也不断提升。基层还可以利用乡村宣传栏、文化墙等载体,绘制廉洁漫画、张贴廉洁标语,打造廉洁文化景观,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廉洁文化的气息。举办“廉洁文化节”“廉洁戏曲下乡” 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廉洁文化。挖掘本地的廉洁故事、家风家训,将其融入文化活动中,增强廉洁文化的感染力与亲和力。 唯有让“清风”常拂基层沃土,使“廉雨”润泽干部心田,持之以恒地滋养政治生态,方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让“廉洁之花”在基层绽放,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