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重要指示,犹如一盏明灯,深刻且精准地阐明了作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深切认识到,作风建设绝非抽象的概念,它不仅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局稳定,更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通过深入学习与深刻思考,我获得了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作风建设人人有责,需从自身点滴做起 党的作风,犹如一面镜子,最终真实且具体地体现在每个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我们或许身处普通岗位,看似平凡无奇,但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都代表着党的形象,承载着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期待。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决杜绝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搞形式主义那一套。形式主义如同虚幻的泡沫,看似光鲜,实则空洞无物,不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在服务群众时,我们要以真诚热情的态度相待,坚决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这种让群众寒心的现象。群众之事无小事,每一个诉求都应得到认真对待和妥善解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始终秉持勤俭节约的美德,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如同涓涓细流,汇聚起来将直接影响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 抵制“四风”要见微知著,做到防微杜渐 “四风”问题,往往如同潜藏的暗流,从小处悄然滋生。比如,接受一次看似无关紧要的宴请、收受一份看似微不足道的礼品,都可能成为作风问题恶化的开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就像蛀虫一样,一点点侵蚀着党的肌体。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做到慎独慎微。特别是在电子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更要警惕“指尖上的腐败”。电子支付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新的隐蔽渠道。我们要坚决不碰红线、不越底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作风建设需要持之以恒,做到久久为功 改进作风,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之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例如,精简会议文件,避免冗长空洞的会议和繁琐无用的文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深入基层调研,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解决实际问题;简化接待安排,杜绝铺张浪费,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这些具体举措,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中脚踏实地、认真落实。 弘扬新风正气,携手共建清廉环境 作风建设,既要坚决纠治存在的问题,更要积极树立新风正气。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要勇于担当作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在生活中,要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实际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普通工作人员,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八项规定,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