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者上、优着奖、庸者下、劣者汰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近期,国家出台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更好的营造出了良好的从政环境。 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这是我们党的事业更上一层楼的必然行为,自我革命的勇气在我们党的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两个一百年的关键历史交汇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十字路口,国家发展进程面临着深化改革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即使在此时,依然有部分领导干部存在思想落后、能力欠缺,甚至官僚主义、躺平思想作风明显等突出问题,极大的阻碍了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因此,坚持从严治党,用于自我革命,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对党和国家事业更近一步有着积极性意义。 随着此项规定的出台,使得我们党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措施更加完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一直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能力作风问题,但客观来说,这一问题在过去的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出现了庸劣者易上难下的怪现象,而如今,这一规定的出台,一方面为党员干部实现人才和岗位的适配提供了制度依据,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就要什么样的人上。另一方面,倒逼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以前存在部分党员干部没有危机意识,存在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承担责任的现象,现在,对于躺平干部的让位规定,给很多想要身处其职而不担其责的干部敲响了警钟,形成了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剑,倒逼党员干部尽职尽责,营造起一份浓厚的身在其位既担其职的良好氛围。 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关键要解决好“下”的问题,现实中一些干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干部的并没有严重到违法乱纪的程度,因此,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需实事求是,做足功夫。一方面,要做好党员干部思想上的疏导,一些干部可能对“下”心理上会不理解,过不去,因此,切实让党员干部从思想意识上得到转变,从降职的思想认识中跳出来做好心理疏导,让干部们认识到能上能下,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常态化工作。另一方面,做好制度建设的适配,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因地制宜,要在具体评判干部的好坏,胜任与否的标准上细化,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党员干部考核任用的制度体系,让下的干部能够心服口服。以此倒逼干部真正的转变作风,履职尽责。(洛香政府 石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