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12月4日,市委书记陈吉宁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强化党建引领,大力推进全覆盖,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着力构建完善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推动上海社会工作不断创新、取得实效、走在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有三个维度来理解,一,回应新时代主要矛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工作通过提供个性化、专业化、体系化的社会服务,填补了新时代发展的“供需缺口”,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重要支撑。第二,应对社会转型的新挑战,防范恶性事件的发生。社会在新旧交替的转型之际,滋生了种种新的价值观与社会心态,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心态的破裂到现代社会心态重构的巨大震颤。社会工作通过个案辅导、小组支持和社区介入等专业方法,能够帮助个体培育基层社区互助网络,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与强大的情感支撑,从而更好地应对心理困扰。第三,化解不确定性风险,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现代社会正在从一个可计算风险的“概率社会”迈向难以预测和离域化的不确定性社会,社会工作以其柔性治理的参与特性,在降低社会风险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困境人群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救助,能够缓解社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社会工作通过构建社会支持体系防止更多普通人陷入困境,从源头上减少社会不确定性风险的产生。 社会工作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可以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组织合力,进而有效整合“三新”力量,共同形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一是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协助基层党组织开展“三新”党建工作。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与基层党建组织等主体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协助基层党组织对“三新”群体进行排查摸底,并通过规范性组织建设、模范党员培育等措施,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引领力,共同推动“三新”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二是打破传统组织框架,探索适合“三新”群体的组织方式。社会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作用,积极助推基层党组织工作革新,探索深度契合具备高流动性、高分散性、高灵活性的“三新”群体需求的党建服务,如建立流动党支部、网络党支部和“韧性”党员活动机制等。三是创新联合服务方式,提升对“三新”群体的关怀与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建立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阵地,为“三新”群体提供普惠性服务,并协同和借助党组织网络和线上平台,增强与“三新”的链接,进而为其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