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奋力书写上海改革开放新篇章 市委社会工作会议于12月4日上午举行,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汇聚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其中,改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了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而上海作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肩负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惟有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当好改革发展的龙头示范。 深化改革需要尊重科学规律。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之一。而整个社会前行之路,就是科学指引之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上海集思广益,吸收学界专家、外国专家的建议,并且尊重专家、尊重经济科学规律,因此才能制定正确的改革规划。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上海由此踏上了一条改革发展的腾飞之路,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经济中心城市。与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转轨长期陷入衰退和停滞相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实现软实力,充分证明了尊重科学的重要性。因此,深化改革需要尊重科学规律。 深化改革需要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是城市繁荣的前提。上海有着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种资源,是软实力的核心路径。在改革发展的路上,上海践行文化大都市发展理念,坚持文旅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落实公共服务,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讲好上海故事,提升国际知名度。然而,上海文化发展仍受资源要素制约,文化服务城市布局,郊区建设城乡协同等挑战,因此更需要深化改革。建设好习近平思想的最佳实践地,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目标,上海才能借深化改革的力走发展之路。 深化改革需要站稳人民立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从就业创业到教育公平,从医疗保障到破解市民居住困境,每一项改革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人民群众的心。与此同时,人民不仅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位于上海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络点,人民群众不断为城市的建设进言献策,实现人人参与有序治理。因此,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改革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上海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排头民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范璎璐 上海希望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