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x_D588T 于 2020-10-13 15:25 编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达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超过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10月13日 ,摘自人民网)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脱贫攻坚。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深入到每个扶贫对象的心中。语言文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帮扶人员给扶贫对象带去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树立了他们脱贫的信心和决心。语言文字是沟通的基本方式,随着语言文字的逐步推广,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贫困户也逐渐开始学习语言文字,文盲率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超过80%下降至4%以下,这标志着我国国民学习语言文字程度的提升和我国文明程度的提高。语言文字的普及,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给贫困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理念和走出贫困的发展出路。推广国家语言文字,是完成脱贫攻坚有力的工具。 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在历史长河里,我们能够通过文字去了解我们的过去,吸取过去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并传播我国的文化,都是要通过我们的语言文字,去树立国人的文化自信,去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文化自信的提升离不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热爱,因此我们要从小学习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传承发扬这种优秀文化,并把他深入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并用这种文化自信去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因此我们要加强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普及,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是我们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者:陈丹) 作者:陈丹 单位:西昌市民政局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中所安置小区 联系电话:18181209025 新闻源: 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20/1013/c1013-318892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