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2|回复: 0

崔崑院士的好人观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244

主题

12

回帖

6297

积分

记者

积分
6297
发表于 2020-9-25 07: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崑院士的好人观
唐剑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崔崑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给予别人比留给自己更多,就是大善。”“如果我们走的时候,还有一大堆钱放在银行里,就是遗憾。”这甚至不是语言,而是一种境界。这也不是一般的境界,而是一种极简的境界,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今年7月3日,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只是简单签署一纸合同,崔崑夫妇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400万元,设立“新生助学金”,这笔“新生助学金”将在未来5年内,每年向13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各资助6000元。这并不是崔崑夫妇第一次捐款,2013年,崔崑夫妇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出420万元,用于设立“勤奋励志助学金”。
累计捐款千万元的崔崑夫妇,一直住在学校分配的院士楼里,过着极其平淡简单的老年生活。日常生活中,崔崑夫妇俩,总是省吃俭用,一分钱甚至掰成两半花,而在捐款上,却是那样的慷慨大方。他们不追求明星灯红酒绿、一掷千金的生活,也不与别人比财富、比阔气,东西够用就得,食物果腹就行,而把一分一厘省下来的钱,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与崔崑夫妇俩的“好人观”,分不开;在崔崑夫妇俩那里,总是“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他们把做好人,作为人生的一种高度,一种追求;帮助别人,崔崑夫妇俩收获了快乐。
9月13日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崔院士,老人思维清晰,表达流畅,语速之快,感觉不到有95岁。“把钱都用出去,用到有用的地方,我们走的时候就很快乐。”他说:“学生都有一个思想成长的过程,在困难时期得到帮助对学生思想成长很有用。我接触过一个家庭困难的女孩儿,立志到大学不用家里钱。她很有志向,上大学后开始勤工俭学,她第一年得到国家奖学金,后来就得到我们的助学金。有一次她到广西去支教,碰到了一个留守小朋友,虽然家里很穷,但是很乐观。然后我认识的女孩儿就准备帮助这个小朋友,鼓励他上大学。”
崔院士接着说:“因为她自己是被资助对象,所以她跟我说将来只要有条件,也要像我一样做公益事业。听到她说这些我很高兴,我和老伴说,只要有四个学生将来愿意像我们一样去帮助别人,就够本了。”崔崑夫妇这样“算账”,才越算越愿助人为乐,才越算越热爱公益事业,才越算越感觉“够本”。一个人的高大,不在身上有多少光环,多少存款、多高地位,而在于做“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的好人,心安理得做“给予别人比留给自己更多”的善事。
崔崑夫妇所捐出的1000万元,几乎是他们毕生全部的积蓄,是一分一分攒起来的。他们没有走穴,没有“外快”,没有“第三产业”,全部都是自己的工资收入和津贴。在捐款之前,崔崑夫妇没有拿着这些积蓄去买房子,更没有换家里的旧家具,甚至一件夹克,崔崑能穿三十年。崔院士对记者问省下钱给自己买几件新衣服这样说:“买那么多好衣服丢在那干啥,我一件夹克现在经常穿,它好拉链都不坏,我觉得只要能穿,我们也不讲究排场,能穿就行了。”
如果你不认识崔崑夫妇俩,如果仅看他们的衣着打扮,如果仅看他们的日常生活,谁也不会想到这是月收入一两万的院士。你一定以为他们就是我们小区的一位老大爷、一位老大妈。崔崑院士说:“因为国家培养了我,我才能拿那么多钱,国家不培养我,我什么都没有。钱多了是包袱,自己用不了又不给别人用,这个人怎么回事?我和老伴看法一致,要捐出去。”
有人问起崔院士长寿秘诀,他说“把烦恼的事变成快乐的事,又可以多活几岁!” 从1953年结婚,崔崑和夫人朱慧楠的婚姻已经持续了67年。崔崑说,67年来,两个人“没有吵过一次架”。“都是老同学,老朋友,吵什么嘴?”有这样的理念与追求,他们的一生才活得快乐。





上一篇:南仁东:那个带我们仰望星空的“老工人”
下一篇:补齐“三农”短板 助力脱贫攻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8 11:33 , Processed in 0.169859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