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显示,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在全球的排名快速提升,短短5年时间内,排名已从2014年的第20位,快速跃升至2018年的第8位,平均每年提升近3个位次。(9月15日,新华网)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文创产品、创新科学技术如同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仅从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看,中国2019年以58990件的庞大数据,超越美国的57840件,跃居世界第一。专利和文创产品的激增,随着而来的就是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可以说,我们目前亟需建立健全起一个具备可实践性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那么,如果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呢?从司法的层面上讲,就是构建知识产权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三大调解的合作衔接,设置集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多元解纷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一站式多元化解中心。让当事人在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可以一站式寻求帮助,获得贴心、免费、专业的法律意见,有效通过多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注重发挥人民调解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人民调解被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员被称为基层的“布衣法官”。人民调解以其免费、高效的特点,为许多经济困难、不想走诉讼途径的群众提供了法律帮助。众所周知,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往往有取证难、诉讼周期长、诉讼费用高等特点。人民调解以其独特的特性,可以解决某些关系明了、案情稍简单的知识产权纠纷。 从社会的层面上讲,就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拍摄各类法治微电影、召开法治坝坝会、发放法治宣传单等形式,用浅显易懂的形式向群众阐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只有在社会上形成充分尊重知识、保护知识的大氛围,才能够让更多的企业及个人,投身到创新创业工作中,研发出或大众喜闻乐见、或对社会进步有重大推动力的产品。 总而言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是司法和社会层面,在其它的很多层面,我们都还有进步的空间。想必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共工作也将日新月异。(作者:陈向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