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旭 于 2018-10-26 10:19 编辑
有发霉的食品就会有霉变的心 四川手机报推送了一则消息:1年学费10万,上海中芯国际学校后厨却出现发霉的番茄、腐烂的洋葱……学费如此高,竟连食品安全都难以保证。 虽校长被免职,涉事供应商被立案调查,但食品发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食品质量问题,是“人心霉变”的问题,有发霉的食品就会有霉变的心。 “人心霉变”暴露出的是“监管机制霉变”,是监管机构对制度没落实到位,责任心不强。我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完善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和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等。很多的食品相关的制度落实没有?监管的人到位没?还是纸上空文? 同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民生的重要保障,都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构和队伍,制定完善相关应急预案,配备食品安全监管员,明确工作职责,并且有食品安全年度工作计划。这些措施只是措施吗?计划只是计划吗?监管的人责任心不强,霉变了,何况番茄不发霉,洋葱不腐烂呢?食品安全容不得半点差池,关系民生。 “人心霉变”同样暴露“企业利益霉变”,许多食品企业贪图眼前的利益,失去责任心,更失去人的良心,霉食的食物直接使用或经过加工处理后重新使用,一点都不在意。养猪的不吃猪肉、养鸡的不吃鸡肉……,企业有这样的行为想法,真是真正的人心霉变了,食品的源头污染了,霉变了,其后果不堪设想。,对于企业来说,人心不能“发霉过期”,坚定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更有良心的食品企业。更多地肩负起社会责任,肩负起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从源头抓起,才能有效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 其实,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以点带面来关注我们的食品安全。我就是一名为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和健康工作服务的工作者,我们工作的理念就是“落实”。严格准入制度、强化日常监管责任到人、加大抽检力度、严打违法行为、切实消除监管空白。“原料签收”责任明确;“明厨亮灶”食品加工看得见;“食品留样”追根溯源,用我们的工作热情,责任心、没有霉变的心服务于我们的学生。 食品发霉了可以扔掉,人心霉变了,能扔掉吗?只要心没有霉变,食品依然安全。 (作者:杨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