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山东济南一位老人趁13路公交车停下时,扔给司机一个红色袋子。司机发现袋中有几双新袜子和手写的信。信里写道,老人长期乘坐这路公交车,因腿脚不便,耽误了司机师傅们不少间。老人马上要去住养老院,想在走前对师傅们表达感谢。(新华网8月25日) 礼运大同篇中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莫过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泱泱华夏千年来奉行的存世之道,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恪守的精神信念和行为准则。这种美德像是春日晨间的微雨,拂堤杨柳醉春烟;这种美德像是初夏傍晚的清风,满架蔷薇一院香;又像是秋日午后的暖阳,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抑或冬日深夜的飞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不像是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不需要我们去专门记得,但是却处处浸润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深入人心,我们也正在用实际行动去体现,去践行,去坚持,去守护。爱幼往往是一种天性,而尊老确是我们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和使命。 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景点等为老人提供优惠票价,政府加大对敬老院等养老机构的资金扶持、政策倾斜,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养老服务补贴,为社区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免费体检等等,这些关爱老人措施不断丰富完善社会养老体系,为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基础。同时组织各类文化体育类活动,老年大学、老年体协等各类关爱老人娱乐生活的文娱类机构不断涌现,真正意义上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对于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照顾和关爱而言,物质上的充足是远远不够的,子女不在身边,也无法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类,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陪伴和关心,对此,多地社区纷纷招募关爱老人志愿者团队,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精神上的陪伴以及心灵上的慰藉。 尊老爱幼这四个字看似普通,却厚重坚韧博大深远,是流传了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瑰宝,老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但总有人年轻,尊老爱幼就在这年老和年轻中,不断传承,不断发扬,不断有人承担使命,不断被赋予新的历史意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尊重老人,关心长辈,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将其落实在行动中,贯彻在生活中,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才能真正实现!(高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