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wdzxwgz 于 2020-8-31 13:22 编辑
“儿子,今晚回家吃饭吧,妈妈做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单位忙,回不来。挂了啊。”嘟嘟嘟嘟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家吃饭这四个字成了不少党员干部的心头刺。有工作太多回不了的、有业务应酬回不了的、还有在办公室“假勤奋”“打坐修仙”到凌晨不回的。回家吃饭不仅仅是党员干部爱家护家的表现,更是对良好作风的坚守,对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 转变干部作风,树立“回家吃饭”规矩。作风是一面镜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无一不体现在作风上。个别党员干部,领导晚上8点走,他就要等到领导出办公室的那一刻,看见的是他在读文件或者敲键盘的画面。如果领导问 ‘怎么还不下班?’,他就会说还有一些资料要完善,紧接着在办公室“打坐”到凌晨,把只调了字体大小的文件发给领导,朋友圈再贴上“单位的夜晚真美”,才心满意足的回家。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有的年轻干部热衷搞“自我设计”,醉心“晋升路线图”,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能走得更快、升得更高。而不是沉下心来抓学习、心无旁骛干工作。 净化政治风气,清除“回家吃饭”障碍。党中央制定的“八项规定”和倡导的“励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很多方面就是针对“吃喝风”而对症下药的良方。随着党中央其它措施一步步跟进,对遏制公款“吃喝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个别领导干部仍利用“三公经费”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奢靡之风盛行。近日,网曝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辱骂一事,引发热议,舆论一片谴责。老百姓对公款大吃大喝深恶痛绝,“吃喝风”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透支”政府的公信力,还有损于党的形象。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严守“饭局红线”,抑制“嘴上腐败”,不做“吃喝书记”避免四风问题在饭桌上的蔓延。 全面提质增效,擦亮“回家吃饭”绿灯。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牺牲生活、家庭、亲情来更好的完成工作。一些党员干部工作在城市,居住在乡镇。每天孩子还没醒已经上班了,夜深人静归家时,孩子早已入睡。长此以往,如此5+2、白加黑无节制的工作方式成为了催生一系列家庭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工作的创新,我们要破除在工作中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旧思路,坚决去除没有必要的加班活动,把工作压缩到工作时间,让吃饭回归吃饭,让私人时间真正的属于私人。那种感觉你应该明白从战场上奔命回到家,脱去几十斤铠甲的瞬间,有多么舒服。 党员干部们,回家吃饭吧。尝尝妻子新学会的糖醋排骨、教教爸妈使用智能手机、摸摸女儿肉嘟嘟的脸颊,你会发现生活的烟火才最能抚平你的心。 (作者:兰泽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