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肩负起责任与担当 习近平强调,当前,已进入防汛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7月13日,人民日报) 什么是担当?担当是一种态度,亦是一种责任感,是一种接受,亦是一种行动。为自己、他人,为国家、民族。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担当者,即使在自己名字的正面烙下深深的伤痕与苦难,也一定会在名字背面呈现历史赋予的闪光勋章。 担起国家大义,林则徐高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担起民族使命,岳武穆沉吟“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那些为民族为国家担当起重任的人们,让我们仰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穷也兼济天下的胸怀多么感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也让我们钦佩那些身处苦难而有担当的人们吧。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却用坚韧书写光明;史铁生双腿瘫痪,却走出了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我们生逢斯世,也要勇于担当,为自己,为亲人,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勇敢地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创造人生的精彩,书写生命的辉煌。 担当是立身之本,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性质、宗旨和奋斗目标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有担当精神,要敢于担当,更要善于担当、善于作为。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立身之本,有先进性、实践性、主动性、公共性、原则性、责任性。 我们经常说:“责任重于泰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员领导干部就要热心诚心爱心服务群众,细心耐心苦心为群众谋福祉,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党分忧,服务群众,为民办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着一场又一场自然灾难,眼望着一片片惨不忍睹的废墟和那数以万人的流离失所,作为党员、基层干部,就是群众的保护神。从2018汶川地震到今天的“新冠”“洪灾”等等,大家都纷纷行动起来,尽最大的能力为国家、为灾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敢于担当,既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具备的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担当精神的坚实思想基础。担当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中代代相传、与时俱进,是其一贯的政治品质和优良传统。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发扬担当精神,心存忧患、肩扛重担、埋头苦干,带动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姿态主动担当、奋发作为,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接力奋斗。 (作者:雪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