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不断改善基层队伍结构,提高村(社区)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和生机活力显得尤其重要。 突出乡村情怀,忠诚奉献的思想意识。乡村情怀,对每一位有志青年人才能够扎根农村,奉献青春,挥洒热血,成就事业的价值取向起到了决定作用,也是这样一份情怀,能让人沉得下心,把工作做实做深。在后备力量的选拔和考察中,除了规范选拔程序,提高群众满意度之外,在人员摸底调研中,首先要明确条件,把好思想质量关,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后备人选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其次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认可和忠诚奉献的决心,作为村(社区)后备力量,没有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信仰,没有对家乡和百姓深厚的感情,没有坚定的发展家乡,振兴乡村的信念坚持,是不足以支撑一名优秀村(社区)干部的责任当担的。 聚焦政治历练,实践磨炼的培养机制。要成为一名党的好干部,群众的领头人。一靠自身的条件和努力,二靠组织的教育和培养。要把后备力量的素质培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形成必要的长效机制。在培养教育中抓重点,强目标,首先是在加强理论学习中提高政治觉悟,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确保在今后开展群众工作中拥有较高的意识形态工作统领能力。其次要在换届选举中有所谋划,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参与村(社区)的日常工作,在解决实际工作矛盾问题中进行磨砺,到服务群众的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进一步熟悉村情民意,在打好群众基础的前提下得到综合的能力提升。 注重深度创新,价值发挥的引领作用。作为思想意识活跃,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年轻后备力量,有较好的条件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鼓励其发挥创新优势,敢于用创新思路,创新举措,创新理念去开展工作,善于用改革的思维去破解工作难题,把困难变动能,把问题变成效。在当前乡村振兴工作推进的关键时期,对能够扎根基层的人才需求也空前强烈,乡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吸引着更多有志的年轻前来展示自我,发挥人生价值。要求自己的报复和祖国的需要联结起来,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和党的奋斗目标达成共识,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观念去引领干事创业的激情。让选拔和培养起来的后备力量以过硬的综合素质承担起党和人民交托的伟大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