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0月20日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对民营企业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予以肯定,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踏踏实实办好企业。(10月22日,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绝对贫困”的重要力量,是“中间大”社会财富结构重要主体。 “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民营企业家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历经三年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行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和魅力,突显了民营企业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高度政治觉悟和行动自觉。民营企业精准扶贫的模式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全国脱贫攻坚在思路上提供了有益借鉴。
突出产业扶贫,实现民营企业和贫困地区双赢的目的。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民营企业立足贫困地区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特点,适应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新趋势,用好用足产业扶贫政策,促使企业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向贫困地区流动,把企业转型升级与贫困地区产业构建结合起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推动发展一批特色产业。
制定激励政策,引领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导向。政府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工作合力,引导服务好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制定针对扶贫开发的信贷、土地、税收等扶持政策,增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落实政策激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面落实针对民营企业的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等扶贫公益事业税收优惠政策。要善于运用市场手段引领推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使民营企业在贫困地区进得去、留得住、发展好。
营造积极氛围,提升民营企业家投身扶贫的动力。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民营企业的扶贫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投身扶贫及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从而提高社会各界对民营企业家参与精准扶贫的认同感,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投稿人:梧桐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