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在全国范围得到有效控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降为了低风险地区,为疫情防控采取的各种严防死守政策开始松绑,摆在党和政府面前更严峻的问题是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下如何快速、有效的让经济生活恢复活力,让几乎停摆的经济产业链条再次重启。各地党委和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刺激消费。在这其中蕴含的基本逻辑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企业复工复产,实则解决人民就业问题。一人就业全家有保障,就业这件事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心念念的大事。就业有保障就得有企业恢复生产。为了企业及时复工复产、稳产满产、多吸收劳动人口就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想尽千方百计,减税降费、减免缓交社保、帮助提供低息贷款等一系列的政策相继出台并得到落实。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进入企业、驻进企业,帮扶企业。一企一策,企业有什么困难就帮助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期,企业复工复产率将近100%,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始及其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不改,用汗水换来人民的安居乐业。 农业春耕夏收,实则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疫情爆发恰逢春耕备耕和夏粮收获季,粮食是始终关系到老板姓饭碗的大事。在疫情爆发初期,人民响应号召,少出门、不串门,但是每日三餐吃什么、吃的好不好成了问题。广大的基层工作者变身“外卖小哥”,帮助采购、送货上门,保障人们在家呆得稳、吃得好。蔬菜种植户种植的果蔬卖不出去,基层工作人员就变身“销售员”,帮助联系超市、市场,并送货出门、保障收到钱。春耕备耕农资运不进,基层工作人员变身“快递员”,送进家门、送到田间地头。政府工作人员一次又一次“变身记”的背后都是一心为公、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 近期,疫情在局部地区再次小范围的重现,给本就举步维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当然,我们也应该自信的看到,通过之前举国上下勠力同心的努力,我们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即使是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成为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定海神针”,我门必将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生活发展“双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