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人才德艺双馨是时代需要
10月15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新华社在这一天就4年前的一次会议进行回顾,就不平常了。因为,不是每一次会议都有被回顾的待遇。 这个会议就是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并发表重要讲话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对全国文艺工作提出了“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三个方面的殷切期望和方向指引。 那么,对于4年前的这次会议,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再次进行回顾梳理,对当下有何现实的指导意义呢?正所谓温故而知新。那么,我们不妨结合当下文艺界的一些现象一起来体会一下。 当下,民众吐槽比较多的,诸如大量质次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翻拍剧、穿越剧、宫斗剧层出不穷充斥荧屏还容易获奖,让人无奈而又厌烦;而人民需要的诸如《大国工匠》《最美的青春》《人民的名义》等这些好片好剧却屈指可数,一些好剧甚至首播之后再无重播……4年前,习总书记就提出了“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人民的文艺”的观点,不仅是一种前瞻性的要求,更明确指出了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为人民服务!方向正确才有生命力。方向错误,再鸿篇巨制都只能是海市蜃楼。这是希望,也是提醒,更是警示。 更具有高瞻远瞩的新期待是:“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在中国,“灵魂工程师”是教师的特定称谓,就是“帮助人们缔造健全的道德人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那么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们能否当此“灵魂工程师”的大任? 可以肯定的说,那些签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的,看一张原图照片需要付费的、没有心仪的出场费绝不露面的让无数少男少女以及脑残粉丝迷恋的偶像、影视明星、“当红小鲜肉”“网红”们绝对不能。不但不能,还会带偏:沉迷萎靡之音,贪图享受,不思进取。 什么样的人能?自然是那些能做到“8小时内外”德艺双馨,既敬业也自律的文艺人才。比如,娱乐圈中唯一被称为“香港之子”,生活简朴亲民随和零绯闻,裸捐56亿港元,首位被写进当代中学教科书的香港艺人——周润发。 周润发是一个大明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的言行举止和普通民众没有距离:出门不坐名车、游艇,喜欢挤巴士、地铁、渡船,每天骑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买东西只去普通商店,买几十元的T恤,穿15块钱的人字拖,台风天的时候还会一起帮忙清理吹倒的树枝……坐拥亿万财富,却追求简单、踏实、积极的生活,这不仅是生活方式,更是价值追求,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染、启迪和带动,才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的标配。 习总书记4年前的讲话,高瞻远瞩,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啻为对当下某些文艺乱象的对症下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复兴之梦是干出来的,不是演绎出来的。时代需要更多的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在作品内外,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作者:赖雪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