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热播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之第四集《国之本在家》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家风之可贵是我们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的递进关系。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家庭美满;家风差,难免祸害子孙、贻害社会。古代以来,“封妻荫子”的特权思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丑陋规则就在官场盛行。经过几千年来的风云变幻,这些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我爸是李刚”类似的有钱任性、有权任性导致败坏家风的案例不少,领导干部在亲情面前搞原则变通,在人情世故中逾越底线。 “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领导干部在单位多是高高在上,下属也是习惯按着领导的习性来做事,遇到严格的领导就安守本分,遇到管理松散的领导,自己也就放松了警惕。同样的道理,领导干部在家里往往也是一家之主,其家人也是按着“领导”的家风处事。如果领导干部对子女不教育不严管,子女就会狐假虎威,认为作为领导的子女就应该高高在上,也享受一些“特权”,这样的想法及行为就大错特错,不止害了自己,还连累了家人。归根结底,领导干部家风问题往往也是领导干部自身问题的表现。 家风影响作风,作风影响党风。作为领导干部,要先管好“小家”,才能治理“大家”,要切实管好自己和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要处理好原则与人情的关系,增强对党和人民的责任意识,不要被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束缚自己,坚决反对拉拉扯扯,只讲人情不讲原则,只讲关系不讲党性的庸俗作风,常怀律已之心,常排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之德,不为私利所为,不为金钱所诱,不为享乐所惑,在小事小节上守住心灵“防护堤”。 黄丽 2018年10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