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回复: 1

[已推搜狐] 逆全球化浪潮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巨大价值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2

主题

4

回帖

222

积分

记者

积分
222
发表于 2018-10-16 00: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ek1990 于 2018-10-16 00:58 编辑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人民网10月15日)
      近段时间来出现了一系列逆全球化的事件,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国内经济、民生等领域矛盾的激化,掀起了一股逆全球化的浪潮。需要指出的是,逆全球化本身只是现象,本质是国际秩序与国际治理体系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逆全球化的浪潮周期性爆发,甚至有发展为更为广泛复杂的国际矛盾、引发战争的可能。这在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多次,世界各国不断寻找更好的国际秩序和国际治理体系建设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一经提出,便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党政要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这一设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之后逐步建立和丰富起来的。其核心思想和观点,对于当今世界各国应对逆全球化浪潮带来的种种风险有着非常直接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开放共赢,反对保护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合作、国际贸易迅猛发展,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然而,个别发达国家无视国际合作和自由贸易的种种好处,在经济方面筑高关税壁垒,走贸易保护主义的老路;在国际事务方面,背弃诚信原则,逃避应负责任,使国际治理体系陷入更加脆弱的局面;甚至在科技文化方面,也走上封闭排外的道路,以国家安全为名,阻挠他国学者进行正常的学术交流。这种保护主义政策不仅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遭受多方面冲击,也使他们自身蒙受了巨大损失,可以说是损人不利己。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是要破除这种人为设置的保护壁垒,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在国际间更加自由的流动,为人类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相互尊重,反对孤立对抗。“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了大国间的关系构建是在相互尊重谅解的基础上共同发展,而不是冲突对抗。这对于一些以自我中心主义为原则,无视他国正当权利,企图以对抗打压等方式阻碍他国发展,进而维持自身优势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严正的提醒与敦促。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倡共商共建,反对单边霸权。“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习近平主席这一论述旗帜鲜明地肯定了世界各国在国际事务、国际交往中应有的平等权利。反观当前的逆全球化浪潮,个别国家倚仗经济、军事实力,在贸易、地缘政治等方面呈现霸权姿态,扰乱国际秩序,损害他国利益。这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所要反对的。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在当今逆全球化浪潮席卷的背景之下,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更加凸显。(文/韦昱韬)





上一篇:充分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下一篇:党员干部要担负起“为民谋幸福”的责任
已绑定手机

32

主题

4

回帖

222

积分

记者

积分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00: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9 02:34 , Processed in 0.18455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