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习近平用典》 中挖掘精神富矿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近读《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通过深入观看,我不仅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用典的精妙意境,更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烈文化自信。经典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人们学与不学、用与不用,都一直存在,“用典”则能体现个人的风格、魅力、情操,领导人用典更会彰显执政理念,乃至国家形象。 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于领袖人物来讲,背后是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治世”大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习式风格”。近平立足于原典,着眼于创新,将经典融入一篇篇生动丰富深刻的讲话、文章当中,汇聚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融合在复兴使命、家国情怀与伟岸人格中,体现了当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对接与传承,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鉴古镜今、继往开来,展现了文明大国领导人的风采和魅力。用典主题宏大、立意高远、丰厚丰满,充满革命理想的张扬、改造世界的豪情壮志、浓厚的为民务实情怀,体现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学习习近平用典可以进一步滋养心灵情感、积聚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而深入学习《习近平用典》,这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营养,进一步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做人之道、道德精神、君子人格等,无疑对党员干部提升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学习习近平用典,就是聆听当代领袖与古代先贤的交流对话。跟着习近平总书记把握经典的思想脉络与历史源流,学习经典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感受经典背后的民族发展与文化传承,感悟用典的精妙意境与文化品格,是增进文化自知、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坚持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发展、实现文化自强的文化寻根之旅,也是汲取政治智慧、培养浩然正气、思考人生价值、树立笃学精神的人生学习之旅,更是把握民族历史、立足现实伟业、放眼未来发展、坚定理想信念、推进民族复兴的追梦之旅。(吴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