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语”近人》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第四集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
节目中讲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而家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而每一个家庭的根本在于我们每个人自身。每一个人都应当以敬畏的态度努力做一个好人,做好自己,然后才能够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那么国家才能够做到秩序井然,天下才能够太平。”的确如此,可是如此重要的家庭关系,家风的树立最离不开的还是家庭教育,可是如今的家庭教育正在偏离正确的方向。
首先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儿童对世界的认知起源于父母,但是大多数父母直接将责任等价于金钱,总以工作忙为借口,忙着赚钱送孩子去好的学校,买好的衣服,过好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可以不上心,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父母只要负责出钱就好了。学前教育是父母能陪伴孩子最多的时间但父母们要么请保姆,要么把孩子扔一边给他一个ipad只要不哭不闹就好了。但是父母忽略了他们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是非智力的,比如感恩、尊重,种种的品质积淀才能让孩子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其次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父母是从孩子成长而来,而老一辈教育大多是放任自流,顺其自然,过问不多。可是家长们忽略了整个大的社会背景,如今是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鱼目混杂,如果没有日常生活的监督教育,孩子最直接的言传身教便是网络。不知道更应该加强自身学习,而不是一味找借口。
最后父母的责任转移。日常不对孩子加以教育,一旦出了问题就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
“忠厚传家家长久,诗书继世世代香”。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好的家风才能形成。父母与孩子是互相学习的关系,身教远大于言传,因此父母应正视自己教育的职责,而不是更多关注学校教育,认清自己才是真正教育的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