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7月12日电(通讯员 吕玉华)今年以来,为确保扶贫资金支付使用的高效安全,山东省宁阳县华丰镇针对扶贫产业项目多、专项扶贫资金多等情况采取“三到位”措施,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7月12日 新华网) “发展一个项目,带动一方产业”,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只有强化产业扶贫资金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培育深度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提振贫困户的脱贫信心。扶贫资金,不仅能打通人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能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做好保障。 扶贫资金关乎人民福祉,然而,多地频频爆出扶贫资金被违规使用的新闻,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4月发生了轰动全国的“折达公路事件”,总投资近16亿元的甘肃省折达公路,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偷工减料敷衍了事,隧道内原设计中的“双层钢筋”,施工后竟然变成了“单层钢筋”,这是对群众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笔者认为,我们除了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更应该警惕隐藏在这起工程背后的腐败问题。 近年来,随着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阶段,越来越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下拨到基层,为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让一些地方“硕鼠”红了眼,想尽办法从中“分一杯羹”。所以,地方党委政府要用好问责利剑整治扶贫腐败,以铁腕打击和查处责任缺失、监管弱化、履职不力等失职渎职现象,坚决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 一是精准聚焦,瞄准扶贫资金“高危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严防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优亲厚友,对惠民资金进行非法截留,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抑制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氛围,最终实现风清气正的扶贫环境。 二是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强化监督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各乡镇党委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扶贫项目验收评定标准,强化项目安全监督管理。以甘肃省折达公路为戒,领导小组负责对扶贫公路建设质量进行检查,凡存在质量问题的公路,一律停工整改,必须确保扶贫公里质量达标。 三是扎紧笼子防渗漏,加大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力度,推动扶贫资金管理制度落实,严格执行制度规定,靠制度管钱、管人、管事,靠制度保障精准扶贫效果,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发挥最大化效益。 作者:宋国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