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根铸魂,补足精神之钙 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通过主题教育学习,党员干部经历了一场严肃的政治点名、党性洗礼、作风锤炼,理论素养明显提升,进一步坚定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的动力更加强劲。(1月06日,人民日报) 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共产党员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补足精神之钙,固牢思想之元,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确保自身思想作风不出问题,才能更好地扎实工作,服务人民,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党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对一名共产党员来说,“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灵魂,是克敌制胜、拒腐防变的决定性因素。“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一名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前进方向,就有了自觉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信念或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立不起来,一个人若精神没有支柱,就必然导致思想迷茫、萎靡颓废,甚至误入歧途、坠落深渊。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扎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坚定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党员,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加强党性修养更是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必修课。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人的所作所为说明:不加强修养和锤炼,党性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广大党员干部当思之、鉴之,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组织的一员,时刻按照党章要求修身为政。以“筑信仰之基·铸党性之魂”思想、作风、担当三方面着手,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立根铸魂,筑牢思想根基,让党风更优、政风更好。我们必须加强党性教育,强化宗旨意识,坚持把党性教育、宗旨意识教育贯穿党员干部成长全过程,引导全体党员自觉强化党性锻炼、强化群众观点,实现党性观念、宗旨意识的有机统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党员干部在风险考验面前、在利益诱惑面前稳得住心神、守得住魂魄,最根本的检验,就是能不能保持那份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坚守。要确保人生的每一步路都走正走稳,核心在于理想信念是否稳如泰山、坚定不移,从而在人生重大考验关头、利益诱惑面前、困难挫折前面始终恪守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操。 (作者:雪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