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可小可一切皆可 于 2019-12-26 14:56 编辑
今年以来四川乐至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把党的建设与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党建促进产业跨越发展的良好局面。(12月25日,人民日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脱贫攻坚的最前沿,既是党在贫困地区领导脱贫攻坚的旗帜和堡垒,又是党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与纽带。脱贫攻坚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中最艰巨的任务,是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基层党员干部们工作的基本信仰和追求。四川乐至等多个脱贫先进市县的经验充分告诉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保证。 抓好党建促扶贫攻坚,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理论学习。在脱贫实践中,依然存在部分干部对扶贫工作不以为然,限于接触脱贫攻坚工作时间及层级的原因,必须对脱贫攻坚干部们进行针对性培训。要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脱贫攻坚政策理论培训,抓好思想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扶贫干部的培训纳入干部人才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方案,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授课培训,重点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文件、中央、省、市领导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工作安排部署;学习涉及脱贫攻坚的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政策水平,不断增强脱贫攻坚业务能力。 抓好党建促扶贫攻坚,要做好干部引培,选好扶贫组织带头人。要牢固树立重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注重提拔熟悉农村工作,善抓农村党建的乡镇党政正职和“老乡镇”来做扶贫工作,以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逐级建立党建扶贫工作责任清单,确保扶贫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扶贫政策、落实脱贫任务、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抓好党建促扶贫攻坚,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可全面推行支部联协会、支委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等机制,切实加强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督促严肃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强化党员群众教育。按时讲党课,宣讲政治理论、革命历史、惠农政策、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建立微信群,及时推送“三农”政策,开展民主决策,在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政治功能。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要壮大集体经济,强化党建促脱贫“内生力”。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作为党建工作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找准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的结合点,着力强化脱贫攻坚物质基础,有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可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努力探索并推广“集体合作社经济”“集体股本”“产业带动”等特色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扩宽贫困户增收创收渠道。 最后,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践行为民宗旨。作为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要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践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办事宗旨。自觉“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帮困于民,弯腰、沉心、干实事,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向人民交上一份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优异答卷。 (作者:朱可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