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三步棋”,推动广西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今年以来,广西经济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困难、挑战叠加来袭。如何推动全区经济行稳致远?面对新常态下的经济考题,广西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型产业规模化,挺起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12月24日《广西日报》)
面临今年以来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广西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深刻领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重要关口,提出来的引领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和意义,以求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集中精力、集中优势,坚持在稳中求进的前提下,坚定迈向高质量,走好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培育发展新优势和加快形成聚变效应这“三步棋”。
精准施策,筑牢产业发展根基。面对全区工业经济大幅下滑颓势,自治区先后出台了“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调整云电送桂曲线”“桂酒振兴”等产业政策,从生产扶持入手,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困难、开拓市场,把有限的政策、资金和人才聚焦到核心产业、核心企业和核心研发力量上,精准高效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发展,体现在二产的“逆势突围”中,也显现在一产和三产的“稳中求进”上。具体到企业,各级党委、政府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干锦上添花的活,企业缺什么,我们就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帮他们补什么。比如:针对工业行业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年一季度的“十条”、二季度的“七条”,三季度的“稳定工业十大行业政策”和四季度的“抓企业稳工业攻坚硬仗工作方案”应势而出,各市紧随其后出台配套政策。
深挖潜能,培育发展新优势。近年来,广西经济形势严峻,究其原因在于工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较少。据统计,2018年广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6.2%,远低于全国13.9%的平均水平,新动能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仍未充分发挥。对此,只要我们把心思真正用到研究产业、培育产业和发展产业上,就一定能想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硬招实招,就一定会见到成效。当前,对广西来说,要坚持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激发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从夯实产业发展的后劲中积蓄力量,演绎一个个“速度与激情”重大项目建设,谋划“三大战役”,推进“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建设,持之以恒抓产业、优环境、强实体,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添活力、增后劲。另一方面要在技术变革中激发转型升级的新活力。聚焦“三大三新”(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重点产业领域,以“千企技改”工程为重点,推动企业实施补链补线、扩大先进产能、提升工艺装备、推进智能制造、加快绿色改造, 带动新旧动能转换,为广西经济健康发展积蓄了更多向好向上的能量。
集群发展,加快形成聚变效应。今年以来,广西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指导思想,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为标准,积极开展“三大三新”产业链、供应链招商,瞄准重点领域,通过培育和引进一批国际一流企业和技术,推动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对接,加快形成产业集群,不断推进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得到构建和提升。
实践证明,广西面对严峻经济下行压力的新挑战,我们在自治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以推动广西经济发展行稳致远。(作者:任佩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