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莫先于选好人、用好人。时值岁末年初,不少基层单位又要选拔、任用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以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迈向新高点。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基层的普通干部,笔者以为,要真正选拔、任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基层优秀年轻干部,需要做到如下“三不论”。 不论资排辈。一些地方在选拔年轻干部时,“先来后到”的观念根深蒂固,习惯把资历作为衡量干部优劣的依据和标准。由于年轻干部的提拔任用受资历深浅的影响较大,导致发现、培养、选拔干部工作上出现偏差,部分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因为年龄小资历浅,最终被动“落选”;而一些思想不积极、工作慵懒少建树的“老人”,却因年长资历深而得到任用。提拔使用干部搞论资排辈,营造了“坐等提拔”的不良环境,严重挫伤了一批想干事、愿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不论关系亲疏。通过媒体曝光的诸多“问题干部”,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地方主要领导和人事部门在提拔年轻干部上,眼睛“向内”“向亲”,首先想到的是沾亲带故,然后才是那些常年在基层一线勤恳踏实苦干的人。殊不知,年轻干部选拔工作上讲亲情、讲友情、讲裙带等关系,使一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因为某种关系而被推上领导岗位;而一大批优秀的年轻人,却因没有关系而不能得到应有的提用,错失了进步和个人发展的良机,也错失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不论个人感情。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上,一定要站在讲政治、顾全局,以对党和人民负责的高度来审视,坚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摒弃个人偏见和个人利益,真正把符合条件的优秀年轻人才选拔出来、重用起来。切忌不能因个人的喜恶爱憎、情感交往深浅等因素,在选人用人上搞“区别对待”,甚至于借机“公报私仇”、恶意排挤打压优秀年轻干部。(易延端)
|